向《兴国调查》学习如何做实调查研究
“带着问题”调查研究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经过寻乌调查摸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富农问题的正确对策,但是对贫雇农的问题仍一知半解,这也成为毛泽东心中的一个遗憾。
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等前往新余县罗坊镇陈家闹村开会,途经彭家洲村时,见到许多从兴国来报名参加红军的农民经过,便萌生了再做调查研究的想法,随即让人在全营挑选了李昌英、温奉章、钟得五等8名战士,于当日下午参加调查会。
围绕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毛泽东率先对傅济庭等8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其后根据这8个家庭共同面临的分田、欠债、还租等问题,进一步对旧有土地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经深入调查,毛泽东发现,永丰区“真正的剥削阶级(地主富农),人数不过百分之六,他们的土地却占百分之八十”“贫农是农村政权的主干,成了农村中的指导阶级”“革命后雇农在政治上没有当权”。至此,毛泽东不仅搞清了贫雇农间的关系,且针对富农“人少地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不平分富农的土地,多数人土地不足的问题便难解决”的结论。
“放下架子”虚心求教
毛泽东在《兴国调查》第一章中一一记载了8个农民的家庭状况。例如,十区三乡(三坑)钟得五家光人口就有11人,但是“只有老八能耕田,他自己能做生意,其余均缺乏生产能力”“自己只有三十石谷田,租别人三十六石,共六十六石”。
如此详实的家庭观察结论是兴国调查的特色之一,也是调查须“放下架子”的典型例证。毛泽东作为调查主体与8个被调查对象之间身份地位十分悬殊,如何使8个农民放下心底的戒备与顾虑,敢讲真话、敢讲实话,自然成为调查会需破解的“第一道难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放下架子”,对他们保持谦恭的态度,就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毛泽东所言:“开始时,他们很疑惧,不知我究竟要把他们怎么样……请他们吃了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这样使他们开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点笑容,说得也较多。到后来,我们简直毫无拘束,大家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
“点面结合”系统研究
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采取了“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区域上,毛泽东选择了以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为调查点,这不仅是因为本区拥有永丰圩这一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分布也比较集中,更重要的是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不但体现在区域选择上,在兴国调查的其他领域亦得以充分践行。
在考察兴国的苏维埃政权运行情况时,毛泽东首先详细地了解了区、乡、村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人数、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和职业、文化程度等。如,主席谢金明是“贫农兼挑脚,自己有极少的田”,财政钟国春是中农……其次,毛泽东根据三级政府领导人员的组成状况及在土地革命中的表现,系统总结了政府人员的四大弊病。
剖析调查方法的逻辑层次,毛泽东先分析了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成分“元素”,进而基于成分差异和土地拥有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政府人员的四大弊病,最后着眼于苏维埃政权的整体建设提出了改变区政府组成人员成分的解决办法,整个调查过程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守正创新做好调查研究
兴国调查虽已过去90多年,但是其背后蕴含的“带着问题”调查研究、“放下架子”虚心求教、“点面结合”系统研究的调查方法却历久弥新。我们要常读经典,谨记调查研究仍然是我们党正确决策的前提、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我们要以“斗争精神”深入调查、破解难题。
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方法,必须牢记于心。要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引领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突出问题导向,围绕人民群众面对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改革发展稳定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等,扑下身子,深入实际展开调查研究。
来源:2023年第6期《党建》杂志 党建网微平台
【网站声明】本文即转载文章,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之处烦请告知,本网站予以删除。
友情链接
更多 >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64070955
电子邮箱:fzyaoan@163.com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9号院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
关注我们
法治反腐支持单位: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刑事司法研究部/宣教部
版权所有:法制要案研究所 业务运营:广东省中廉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
网站支持:北京中廉仁德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要案所律师:商利繁律师 李易红律师 黄华律师 夏微观律师 安二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