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警讯
浙江公安践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电诈帮凶开出罚单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824天前 | 1228 次浏览 | 分享到:
杭州警方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已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实施以来

杭州警方认真贯彻落实

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


图片
出借银行卡“跑分”

2022年12月1日,浙江杭州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杭州拱墅区的蒋某以个人名义将自己的4张银行卡非法出借给赌博平台(另案处理)进行“刷分”,获利1600余元。


蒋某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犯法,认为自己只是帮他人转转钱而已,顺便赚了点儿钱……

杭州公安机关通过线索核查,迅速出击,在辖区内查获违法嫌疑人蒋某。

经法制部门审核把关,办案民警敢于用新法、善于用新法,首次依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四条,对违法行为人做出行政罚款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



图片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图片
架设转接设备“引流”

苏某、采某这对老朋友早些年一直从事外卖配送工作,虽然收入还可以,但他们觉得太辛苦了。在一次茶余饭后和同行聊天时,他们俩得知原来能通过架设虚拟固话转接设备来赚钱,轻松还来钱快。


经同行介绍,苏某、采某接受了相关培训,就准备自己“大战拳手”。他们购买设备来到了杭州建德市,结果刚架设好没多久,就被警方抓获了……

2022年12月15日,杭州建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发现,有人员架设虚拟固话转接设备,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进行“引流”。


建德警方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出击,于12月16日晚将嫌疑人苏某、采某抓获归案。建德警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四条、第四十二条规定,分别对苏某、采某作出行政处罚。


这也是建德警方适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出的首张行政处罚单。

                 




图片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


(一)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二)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三)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四)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图片
法律意义

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不能仅立足于事后打击惩治,更应重视源头预防,方能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运而生,这是专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一部“小切口”立法,着力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强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强化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犯罪防治责任,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新格局。


全国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以实际行动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浙江网警    图片:网络截图

【网站声明】本文即转载文章,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之处烦请告知,本网站予以删除。


最新公告
  • 著名法学家应松年:大部分乡镇街道不宜赋予行政处罚权
  • 袁曙宏: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何某强奸案
  • 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维持原判
  • 2020涉高空抛物坠物5大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行政诉讼:一例因投诉举报从事中医治疗,遭到行政处罚的案例分析
  • 北方网:法学专家齐聚天大共议绿色民法典的理念与实践
最新公告